【文/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雁默】
在中美关系层面,没有台湾问题,只有美国问题;在两岸关系层面,没有台湾问题,只有大陆问题。
在中国领导人欢迎特朗普访华的消息传出后,赖清德8月将“出访”巴拉圭、“过境”纽约,这则传闻的性质是什么?岛内有时评人认为,这则消息过早曝光,性质属于“见光死”,显示华盛顿内部的鹰派想阻止特朗普访华,故意使绊。
另外一种揣测是,此事件纯属赖清德个人意志,在敏感时机出手,目的是搅黄中美领导人会面,筹码是在和美国的贸易谈判中大让步,而美国是被动的,为难的,欲拒还迎的,所以予以提早曝光,为中美腾出外交斡旋空间。
第二种说法不但缺乏根据,也不合理。今年地球上最重要的事件,就是中美关系,而最不可能发生的事,就是儿皇帝背刺主子。特朗普何许人也,赖清德哪来的胆量尾巴摇狗,甚至专挑特朗普最敏感的议题下手?
凡事涉中美关系的挑衅事件,美方拥有完全的主导权,不存在“赖清德下棋,让美方左右为难”的政治空间。
第一种说法,我也无法苟同,要背刺一个人,刀子得插在对方难以拔出的位置才有效,准许赖清德“过境”与否,对特朗普而言不过是一声令下的功夫,因此,这一刀显然不是出自他人。相反地,性质比较像特朗普有意在访华前垫高谈判筹码。
在缺乏线索时,琢磨其动机不是看混沌未明的现象,而要看对手此举可能引发的效果。
“过境”纽约的政治敏感性,仅次于“过境”华盛顿,因此,其效果就是,中方会积极要求美方说明、澄清,并取消赖清德“过境”纽约。而这就成了中方有求于美方,间接承认“台湾是美国地盘”的不利局面。
美国这几年利用台湾问题隔空抓药式地垫高谈判筹码,我们还看得不够吗?还需要帮美国总统缓颊,说是有人在其背后插刀吗?真的够了,不需要想东想西,这就是特朗普访华前对中方的“下马威”,或炫耀手中有牌的姿态,以争取谈判的有利地位。
在特朗普看来,打不打台湾牌得自己说来算美联社资料图
不要忘记,特朗普是“完全执政”,想过什么法案就过什么法案,想整谁就整谁,美国内部不存在制衡他的力量,而且此公性格独断,爱憎分明,花招百出,反复无常,因此在任何重大事端背后,他都是理所当然的主谋。
“赖清德过境”这则消息,是“知情人士”透过媒体匿名放话,与此同时,另一个“知情人士”透过媒体形塑特朗普在对华问题上“姿态柔软”,类似戏码上演过太多次了,完全就是访华前软硬两手的布局与诱饵。
硬的一手,与台湾有关的消息还包含副防长科尔比敦促日澳两国对“台湾有事”表态。在中国的核心利益上,没有任何美国官僚能背对总统自作主张,特朗普绝无可能对科尔比的出格行为毫不知情。因此,这也是白宫在提前布局。
而在中美博弈里,赖清德不过是被反复利用的逗猫棒,美国要他露脸就露脸,要他吃土就吃土,自主性为零。所以才说,在中美关系层面,没有台湾问题,只有美国问题。
蔡英文任内,两次“过境”纽约,第一次是2019年,大陆以制裁美国军火商为回应,第二次是2023年,大陆以“联合利剑”军演回应。这一次,若赖清德真的在纽约落地,大陆的回应不升高不行,但能升高到什么程度,全世界都在看。
中方已屡屡劝告美方,在台湾问题上要慎之又慎,话都已经说到这份上了,若美方仍执意越界搞压力测试,中方的反制强度又不足,那特朗普会认为台湾牌太好用,可以继续利用,加码利用,用到卸任为止。而赖清德也会受到鼓舞,继续挑衅,加码挑衅,并将挑衅视为保证“连任”的必要之举。
问题在于,如果执着于“斗而不破”的原则,中方将事态升高的程度有限。所以才说,在两岸关系层面,没有台湾问题,只有大陆问题。
在蔡英文第二任期时,个人就认为岛内政治如何演变已不重要,关键在于大陆要如何因应民进党长期执政的新现实。“台独”上窜下跳的空间能有多大,端视大陆对台战略是消极维和,还是积极促统。
今年以来,中美最新一轮的交手,已给出了宝贵的实证经验,想实现“斗而不破”,就得“斗而不怕破”,一旦表现出“怕破”,就无心再斗,结果必然是后患无穷。
连斗都不敢斗的越南,是血淋淋被生吞活剥的例子,将家底都双手奉上图什么?不过就是卑微地图个英国关税标准(10%),而明明在谈判桌上说好了关税11%,特朗普硬是昭告天下20%。更难堪的是,越南并不是东亚最低关税通道,没几天,印尼关税19%,这1%的差距对越南而言可谓羞辱性极强。然而,也将家底双手奉上的印尼,就是东亚“关税最惠国”了吗?还不一定。
欧盟现在正困在“斗而不破”的思维里,用各种绥靖论自己吓自己,明知只要自己坚持,对手会TACO,但缺乏自信以致不敢赌一把,特朗普一看到欧洲显露怯意就增加压力,反复折磨,让对手持续陷入天人交战的状态,最终就会投降,美方最起码也能得到欧盟半跪的成果。
根据特朗普过往使用过的威胁词汇所制作的词云ECFR制图
在中美领导人见面前,特朗普手上来自各方的降书,都是与中方谈判的筹码,而可以预见的是,他届时还会拿着台湾降书招摇坐上谈判桌。
对于特朗普这样的对手,怕破,就会输光家底,这是新型态的船坚炮利。说来也讽刺,以前我们东亚国家虽穷,西方还得用枪炮闯关,现在美国不费一兵一卒就闯关成功,却是因为我们富起来了,怕返贫而投降。
台湾牌,对美国而言更是零成本的威慑武器与印钞机,我们不能再让华盛顿认为闹事不必付出代价,调戏可以一再得逞。
坦白说,个人对这出演不完的烂戏,真的已经倒尽胃口,中国大陆有这么多重要的发展事项需要关注,值得书写,讨论,并集中心力完成,但却时不时要为台湾问题分心,岔气,烦不烦?怎么会有人认为,搁置台湾问题,中国大陆才能顺利发展?
“斗而不怕破”的做法是什么?赖清德一出境,解放军战机就伴飞,将他逼回岛内,任内再也出不了岛,这是一种做法。将赖列为“台独顽固份子”,这是另一种做法。拒绝特朗普访华,除非美国明确给出“反对台独,支持两岸统一”的立场,这也是一种做法。
简单说,就是要给出几进摊牌的姿态,逼退美方所有工于心计的战术推进。
还有很多几近摊牌的做法可以考虑,以防止事件发生,但就是不要拜托美国解决问题,因为这只会鼓励美方在未来需要的时候,重施故技,再一次坐地喊价。
在中国的核心利益上,只要不怕破,对美国摆出“可来共决死”的姿态,中美关系就一定不会破。
我不是不知道,以上的做法在外交上会衍生些什么问题,说来说去,无非是让美国聚众反华取得杠杆。然而,我们现在是处于天下大乱的环境,每个被特朗普课征高关税的国家都自顾不暇,自保都来不及了,哪有心力与立场干涉中国内政?退一百步说,就算干涉,能超出嘴炮的程度吗?
可能有人会说,特朗普会顺势用免关税待遇,要求欧洲、日韩菲澳染指台湾问题,围堵中国大陆,但这么一来,美国会少掉多少“关税财”?“大而美法案”的财源要从哪里来?台湾对美国的价值有这么高吗?在思考策略时,不要小看对手,也不要放大对手的能力。
当地时间7月3日,共和党议员庆祝众议院通过“大而美法案”视觉中国
我们需要估算的是,使用几近摊牌的方法,能否杜绝类似的事件一再困扰中国,并对“台独”势力起到真正的震摄效果,甚而,是否能断绝台湾人民倾向维持现状的侥幸心态。如果以上的问题,答案皆为肯定的,那么就值得赌一把,将危机视为良机,大幅推进统一进程。
最重要的是,面对美方刻意给出的压力测试,中方应该用什么方法,借力使力,反向测试美方对压力的承受度,一劳永逸地解决美方动辄打台湾牌以扭转其劣势的作风。
无惧冲突,甚至欢迎冲突,我们才能在大概率会发生的各种冲突中,找到有效的战术适应冲突环境。负面例证一一摆在眼前,并不断增加,任何害怕与美国发生贸易冲突的国家,或地区,或超国家组织,最终都得签下不平等条约。
从中国大陆的立场上看,台湾问题不会明摆着放在中美谈判桌上交易,而是所有大交易的前提,美方必须给出保证,任何已谈妥的交易事项,附加条件都要内含“禁打台湾牌”,未来若再发生违反中美三公报的事件,协议就自动失效。而且,“台独”的任何挑衅,美方都不能卸责。
传统思维是,不能让台湾问题坏了中美博弈大局,因此,让双方搁置台湾问题,才能顺利推进谈判,维持斗而不破的关系。这是“维和”思维,且事实证明无效,美方时不时就打台湾牌的恶习并没有改变,甚而,随着中国的实力日增,美国的焦虑就日增,其打台湾牌的性质愈来愈恶劣,手段愈来愈细腻,并愈来愈不利于两岸统一。
改成冲突思维,将台湾问题嵌入在所有交换条件里,所谓“台湾牌”才会成为中方的筹码,而不是美方要价的根据。据此,也才能实现“斗而不破”的中美关系。
我始终认为,务实的特朗普是天赐中国的正面机遇,其优点与弱点都是明摆着的,而对于一个性喜交易的对手,要价不必客气,只要手中有筹码,漫天喊价他才会尊敬你,老实客气他就生吞你。遵循WTO规范,要求美方取消对华的所有关税与非关税壁垒,是基本款,而不是过分要求,更不是非分之想。
从中国当前的经济转型角度看,趋向开放,侧重内需消费是发展议题的重中之重,其目的总的来说,就是增加居民收入,提升就业率,而答案是扩大服务业,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,最适合当前的中国。因此,合理预期,外资会重回中国,以争取不断扩大的中产阶级红利,这就是中国主要的筹码。
特朗普想吃的也就是这块大饼,其对美国的价值起码超过十个台湾,所以中方应把握此一机会,以利诱的方式,强硬的姿态,杜绝美方动辄拿台湾要挟中国大陆的恶习。
综上所述,重点并不在于赖清德会不会“过境”纽约,而在于中方是否能将这个反覆上演的烂戏,转变成自己手中的好牌。
实证经验告诉我们,搁置问题是错误方法,直面问题,解决问题才是良方,要将台湾问题纳入经济发展的全盘考量,中国的发展前景才能最大程度降低非经济因素的干扰,并同时推进统一事业。
要实现斗而不破,取决于我们是否“斗而不怕破”。
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,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平台观点,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,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。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,每日阅读趣味文章。
贝格富配资-配资炒股配资门户-炒股配资在线-股票网上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